充电网络规模跃升,政策资金双驱动
香港特区政府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大力推动绿色运输,目标在2027年中前提供约20万个充电停车位,并投入3亿港元资助私营机构安装高速充电设施,计划到2030年累计建成3000个高速充电器。此外,政府已着手改造空置油站用地,以“一地多用”模式增设充电站,缓解土地紧张问题。
快充技术落地,充电效率翻倍
当前香港公共充电器以中速为主(占比60%),快充仅占17%。为满足需求,华为等企业加速布局新一代全液冷超充技术,单桩最大功率达600kW,7分钟即可充电至80%,媲美燃油车加油速度。预计2025年,香港将新增500个此类超充桩,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充电设施覆盖率与痛点并存
截至2024年6月,香港共有8728个公共充电器,平均11辆电动车共用1个充电器。尽管政府通过资助楼宇停车场、新建公共设施配建充电桩等方式扩展网络,但快充比例低、土地资源紧张仍是挑战。业界建议引入内地成熟技术,优化安全监管,并加强多方合作以突破瓶颈。
未来趋势:智能化与绿色化并行
香港充电网络正朝着“高效、环保、智能”方向发展。例如,电力公司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电网规划;充电桩设计更人性化,如降低噪音、轻量化充电枪,并兼容“国标”与“欧标”接口,便利跨境车主。与此同时,光伏储能技术、车网互动等创新模式或将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对车主的影响:便利性全面提升
随着充电站覆盖商业区、高速公路及乡村,香港电动车主的“里程焦虑”将大幅缓解。例如,华为超充桩的推广意味着“一杯咖啡时间满电出发”,而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将推动充电价格透明化,降低用车成本。
香港充电桩建设的提速,不仅为本地电动车普及按下加速键,也为大湾区绿色出行提供了范本。未来,充电比加油更方便的愿景,或许很快将成为现实!
来源:趋势智能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