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PRODUCTS
SOLUTION
ABOUT US
SUPPORT
NEWS
CONTACT US
DOWNLOAD
简体中文
AC Charger
DC Charger
Power
Cloud
Company Profile
Product Certification
Industry
Dynamic
Technical
HOME
PRODUCTS
AC Charger
DC Charger
Power
Cloud
SOLUTION
ABOUT US
Company Profile
Product Certification
SUPPORT
NEWS
Industry
Dynamic
Technical
CONTACT US
DOWNLOAD
Return to List
2022-08-03 09:22:11
氢能源产业链全梳理
早早进军动力电池的松下没能保住领军者的地位,这与日本产业的保守、自身战略的失当、丰田的抛弃都息息相关。
撰文 | 魏然
编辑 | 谭潮
出品
|
零碳知识局
“这两家公司都继承了松下幸之助、丰田佐吉、丰田喜一郎等为日本发展献身的伟大发明家和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2017
年
12
月,丰田董事长
丰田章男
与松下
CEO
津贺一弘
在发布会的舞台上微笑着握手,并宣布两家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动力电池。
彼时的松下正是特斯拉的独家供应商,并且雄踞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与丰田合作开发动力电池,那时的松下看起来未来一片坦途。
只可惜津贺一弘的笑容并没有能够维持太久,就在这一年宁德时代异军突起抢走了松下维持了
10
年的全球动力电池第一的桂冠。到了
2020
年,松下又被
LG化学
超过,调到第三位。市占率也只有
14.9%
,相较巅峰期已经腰斩。
松下做错了什么?为何押宝对了特斯拉,又捆绑上丰田的战车也不能挽救松下数年间雪崩般的下滑?
松下与丰田:从蜜月到陌路
在
2017
年丰田章男和津贺一弘牵手的时候,两家公司在电池领域的关系已经降到了冰点。历史上,作为电器生产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松下与丰田关系密切,甚至有着多年的蜜月期。
1961
年,丰田开始要求对供应商大规模降低成本,其中要求松下将车载收音机的交付价格降低
20%
。被称为
“经营之神”的
松下幸之助
预见到了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可能会带来的激烈竞争,说服松下内部不愿意降价的反对意见,最终在
1
年之后实现了丰田的要求。
“多亏了丰田,让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大规模的成本下降让松下的电器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极具竞争力,而这一优势绵延数十年,成为松下纵横全球的起点。
20
世纪
90
年代,正处在合作蜜月期的松下与丰田合资成立了
Panasonic EV Energy
(
PEVE
)公司,并开发出了镍氢电池。这一款电池随后在
1997
年被应用在了丰田第一代混动车型普锐斯上。
镍氢电池和普锐斯的研发在当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从汽车工业的角度来说,车辆油耗实现了颠覆性的下降,让全球市场都看到了汽柴油时代结束的曙光可能真的即将到来。
而对于丰田和松下来说,这次合作堪称经典,当时就被称为
“致敬了两家公司长久以来的信任关系”
。但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两家公司的理念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原本
PEVE
公司是由松下主导,这一点从公司的名字也可以看出。但是在
2005
年普锐斯系列在全球火爆之后,丰田开始逐步增加了对
PEVE
的投资。对于这一行为,一个合理的猜测是丰田避免将电池的开发完全委托给其他公司,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更好的掌握。
更大的分歧来自于对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选择。
2006
年,丰田开始研发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V
)。时任丰田总裁的
渡边捷昭
宣布
PHV
车型将搭载锂离子电池而非镍氢电池。
不过当时的丰田并没有锂离子电池技术,因此必须选择电池供应商。
而当时日本最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供应商一个就是松下,另一个是三洋。
当时的松下正专注于开发并生产笔记本电脑中使用的
“
18650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但丰田为
PHV
车型设计,需要选择的是方形锂离子电池。两个几十年的供应链老伙计,此次难以联手。
2009
年,丰田正式宣布在
PHV
车型上采用三洋的方形锂离子电池。
1
年之后,丰田将自己在
PEVE
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增加到了
80%
。因为就在这一年,松下开始了对三洋的收购。丰田不能允许自己两个电池供应商被一家公司垄断。
2011
年,松下全面收购了三洋作为子公司。同年,松下宣布将为普锐斯的
PHV
版本提供锂离子电池,当然,真正的锂电池供应商还是原来的三洋。
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找回。丰田和松下都认识到,后汽油车时代,电池将成为行业主导。蜜月期的关系再好,但是在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双方的暗暗较劲最后只能以利益交换为结局。
这场日本汽车界的内耗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直到此时,无论是丰田还是松下,都没有预料到电动汽车的时代会如此迅速的到来,因此都没有对锂电池技术的研发、产能的扩张有充分的准备。
事实上,正是因为最早开始对锂电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日本企业清楚地看到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所以在选择混动技术的下一代技术时,日本汽车行业更看重的是
氢燃料电池
。在日本企业的计划中,混动技术将依靠能耗优势成为后汽油车时代的过渡产品,待到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就将其彻底替换。这都会是日本企业的优势。
但是特斯拉的横空出世打破了日本汽车行业的美梦。松下也意外地依靠特斯拉成为全球锂电池的领跑者。一场跨越十年的纠葛由此来序幕。
松下与特斯拉:短暂的如胶似漆
2009
年,松下押注等离子平板电视失败,巨亏
40
亿美元。
6
年来的首次亏损让松下急需一个新的业务方向,特斯拉进入了松下的视野之中。
那时的特斯拉还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更不是汽车未来的趋势,甚至连量产车都没有。要不是<strong style="margin: 0px;
Share
Related information
2020-05-16
大功率充电对电池的损害不可逆 竟被大家忽视?
“号称可以重复充电2000次,使用6年左右的电池,在经常使用快充的情况下,实际寿命仅为3年甚至更短时间。” 地尔汉宇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华山认为,大功率充电的危害在部分企
2020-05-16
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1 电动汽车充电机种类 电动汽车充电机,按照是否固定在汽车上,划分为车载充电机和非车载充电机两类。非车载充电机又分成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种。 车载充电机,以交流电源作
2020-05-16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与目的
2017年全国汽车销量2887.9万辆,同比仅增长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全年销量达77.7万辆,同比涨幅53.3%。其中卖得最火的是纯电动